距離前次大規模排華騷亂九年之後﹐印度尼西亞華人的命運再次為中國人牽掛。12月六日晚﹐在華人佔地總人口兩成的印度尼西亞加裹曼丹省首府坤甸市﹐一場“數千人排華騷亂事件”上演﹐華人廟宇﹐住宅和汽車成為攻擊對象。此後幾天內﹐全球各大華人媒體紛紛對此做了大篇幅的報道﹐不少華人網民表現尤為激動。其實﹐騷亂的規模並不大﹐華人受損程度也不嚴重﹐只有部份房屋輕微受損﹐另外有數人受傷﹐(坤甸日報)副社長陳得時第一事件趕到事發現場﹐在他看來﹐探究背後的誘因比騷亂本身更重要。
禍起交通小事故
事情的起因很單純﹐六時晚左右﹐一名華人與一名馬來族人的車在卡查﹐瑪達街前發生小磨擦﹐隨即兩名車主下車發生口角﹐一來二去便動起了手腳。據稱﹐最先動手的是馬來族人﹐但由於當事華人年輕力壯﹐將對方鼻子打破﹐當時正是馬來族伊斯蘭教徒作禮拜時間﹐事發地附近也有不少華人店鋪﹐人群很快聚集起來﹐但人們卻由圍觀﹐勸架變為對立﹐隨後上傷者被送去醫院治療。而警方為了保護華人當事人的人身安全﹐直接將其送往警察局。此時﹐近千名馬來族人卻聚集起來﹐他們分為兩路﹐一部分前往華裔當事人的住所﹐沖進房間損毀家居等物品﹐並找其家屬”理論“另一批則前往當地一所華人廟宇“南門廟”向廟內及附近建築仍石塊﹐近10 處建築因此輕度受損傷﹐三輛汽車被砸﹐幾名路過華人受傷。警方隨即出動大批警力﹐並請出馬來族領袖勸阻。第二天﹐在警方主導下﹐雙方代表舉行會議﹐同意“以和平及兄弟情誼方式”解決該事件。
其實﹐馬來族在印度尼西亞也屬於少數民族﹐僅佔總人口7。5%﹐華人則為3%-5%。尤其是坤甸向來以各族群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和互不侵犯著稱﹐此次因一件小事引發騷亂﹐讓很多人感到意外。雖然後果並不嚴重﹐但該事件發生的背景卻非常微妙。
11月二十六日﹐印度尼西亞加裹丹省公佈了省長選舉結束﹐華裔侯選人黃漢山與當地搭檔競選成功﹐黃漢山將在明年出任西加裹曼丹省副省長﹐他也因此成為印度尼西亞有史以來首位當選一級地方行政首長的華人。除此之外﹐另一位華裔候選人黃少凡則高票當選該省西北部的山口洋市市長。“華人在加裹曼丹的地位提高了﹐參政有所突破﹐其他一些族裔心理就不平衡。”一位華人告訴(國際先驅導報)﹐鬧事者多半居住在低層民眾聚集的坤甸市北區﹐他們其實是將對政府和社會的不滿發泄在華人參政上。而又消息稱﹐遭到破壞廟宇的負責人﹐正是黃漢山的助選小組成員。
與九八“排華”並不一樣
騷亂發生後﹐再當地引起很大震蕩﹐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警方不厭其煩地頻頻發佈警示訊息。但對於不少中國網民將之與九八印度尼西亞的“排華風波”聯繫在一起。很多當地華人表示並沒有那麼嚴重。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印度尼西亞警方應對此次危機處理得當﹐局勢很快就平靜下來了。他們將雙方代表召集在一起坐下來談﹐這就是一個積極的舉措﹐警方的積極態度還體現在連日來對民眾的勸說上。而面對此次騷亂﹐華裔也開始了反思。12月十日﹐華文媒體(印度尼西亞商報)即發表社會反思坤甸事件。文章除呼籲當局對違法者應不分彼此﹐秉公處理外﹐還提醒華裔應該多反思﹐多反省﹐多自我克制﹐號召華裔平時應儘量低調﹐不要給政府添加麻煩。
轉載(倫敦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