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勿里洞归侨联谊会即将召开之际(时间:2010年9月19日 地点:广州市区庄东苑酒家)推出此 flash 以勾起勿里洞老乡对故土的怀念之情。此片素材部分取自《侨友乐》及由数位乡亲提供,特此鸣谢!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最近本人在整理照片时,发现了两张四十多年前极其珍贵老照片,于年代久远,照片又小,已经发黄,经整理放大,相中人依稀可以辨认,现考考你的眼力,你能辨认出几个?
《锡岛风云回忆录》作者陈锦云先生仙逝
陈锦云先生于2009年11月20日凌晨五时逝世。陈老先生为勿里洞侨校、侨社贡献良多,垂暮之年,先生年迈疾困,却胸怀抱负,笔耕不辍,从文立著,一部洋洋滔滔的《锡岛风云回忆录》终告完成,谢谢您!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陈老师,安息吧!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一九六零年终,“美上美”接侨轮,接载了锡岛勿里洞最后一批归侨,大部分是玛绮埠的矿工和部分小商,他们都分配在陆丰县管辖的陆丰华侨农场。当时,农场还未开垦,正等待着,这批曾经是荷兰殖民主义者的前“猪仔”矿工及眷属去开发。这批矿工,曾经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统治下,为勿里洞的经济繁荣及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在,为开发农场而辛勤劳动,意义完全不同;一为殖民主义者流血流汗,而现在是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出尽全力。
勿里洞虽说是弹丸小岛,一九六五年以前,全岛各埠华校林立,为宣扬祖国五千年来,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化,老前辈们为办好华侨的教育事业,抱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原则,培育下一代。
勿里洞虽然只是一个只有四千三百平方公里的小岛,可岛上交通却非常方便。现在,从勿里洞来往椰加达,每天都有三班飞机,早上搭早机去椰加达,办完事,下午就可以搭另一班机回勿里洞,而且,机场可以起降波音737等大型飞机,四十分钟就可以到达。
1960年11月4日,我们乘美上美轮船回国,在码头上,送别的人群,哭声一片。当时,为回国求学,我只身一人,离别时,我和父母及弟妹都抱成了一团,眼泪也都哭干了。
勿里洞丹绒班兰海滨有座山,叫“回头山”,此山不过是个小小的山丘而已。从勿里洞首府丹绒班兰的恩德街终点,转右经过福德祠,再过一个小桥向左转,就是码头街,你一直入码头,走到码头尾,就可以看到海对面有个小的山丘,它在航道边上,潮涨时,浮在海面像个小岛,潮退时,是一片沙滩,走路可以到该小山丘去,这就是勿里洞老辈人叫的“回头山”。
这本书的作者陈锦云先生,笔名陈老萍或陈老朽,1922年1月22日出生于印尼勿里洞岸党埠(Gantung),小学在本埠就读,初中毕业于玛讫(Manggar)中正学校。
勿里洞的华人在荷印殖民时代,绝大部分都是矿工,也是“猪仔”过来人,也叫契约华工,他们勤劳节俭,朴素也洁身自爱,在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蓄起来,契约期满,有的领得一张船票回唐山,有的留下来成了家,有了后代。但回忆起当年“猪仔”沧桑史,有血有泪。
应校友大器晚成的音乐家,钟展云的邀请,汕头三中的老校友,2009年2月10日,从各地聚集到钟家,老校友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校友们共同回忆,在三中度过的岁月。
(2018)
~新年快乐~
(2015)
(2014)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A0OTcwNjcy/v.swf (2013)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M0ODcwNTky/v.swf (2012)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xMTI3MTE2/v.swf (2011)
邮址:qiaou.com@163.com(侨友乐邮箱) 电话:13610085532 网址: http://www.qiaou.com 粤ICP备14074093号 微博:http://weibo.com/qiaou(手机:http://weibo.cn/qiaou) 声明:本站成员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盗链,违者必究! copyright @ 侨友乐(www.qiaou.com)版权所有